当过保姆坐过牢,如今75岁的她狂赚13亿,只因会做家务 文化-中国彩虹网 Ванлань 2510356

  文 / 香蕉鱼

  来源 / 女神书馆(ID:zhouchong2004)

  1941年,斯图尔特一家定居美国,玛莎·斯图尔特出生了。

  他们已经逃离了战乱中的波兰,想要在新世界里建功立业。父亲是一个药品推销员,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他经常挨家挨户的推销自己的药。

  就像那个时代的普通家庭一样,玛莎有五个兄弟姐妹,父亲拼命赚钱,母亲靠当老师补贴家用。

  不过,她的家还是又挤又窄,从小到大,她与妹妹都是挤在一张床上睡觉。

  父亲脾气暴躁,干的又是那种特别容易让人上火的职业:推销。每次工作不顺,他就去附近小酒馆里喝个烂醉,半夜里回来就发酒疯,一家子鸡犬不宁。不喝酒的时候,他就郁郁寡欢,对孩子们又打又骂——幸好,那时候离用皮带抽人的时代已经过去40年了。

  由于自己不得志,他变得十分神经质。每个周末,他都要组织孩子们给他擦车,然后他亲自检查,一遍一遍地吹毛求疵。如果发现一点“污渍”,他就破口大骂,说孩子们和他对着干。

  在家里,只要有父亲在,全体人员就是备战状态。手里随时拿着扫帚、抹布,只要父亲一声尖叫,孩子们就各就各位,开始假装打扫。但他们实在看不出这上午才擦过的窗台到底哪里不够干净。

  成长环境太过高压,以至于玛莎与兄弟姐妹们从小就有洁癖,甚至患上了失眠症。

  不过,严格要求也有一定好处,那就是保障了玛莎的优异成绩。从小学到中学,因为害怕父亲发火,她的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一家子住在远离都市的小镇上,成绩好能换来的最好结果,也就是嫁为人妇。

  小镇里的人,从小就爱谈论结婚,有的女孩子甚至说,自己从12岁起就向往着婚姻生活并一直在准备。有些女孩为了吸引到未来的未婚夫,也开始涂口红,抹眼影,穿漂亮衣服。

  她们希望得到男孩子的追求,而玛莎却觉得有漂亮衣服穿的人,一定是有钱人。她之所以没有,就是她家里太穷。

  她回去问父亲,如何才能成为有钱人。父亲说,“努力工作。”可是,她转念一想,父亲自己很努力工作啊,可为什么镇上最有钱的不是他呢?

  这种问题当然不能反问父亲了。这是她在书里读到的问题。当时的美国,商业气息非常浓厚,铁路大王,钢铁大王,摩根,洛克菲勒都已经出世并建立起自己的超级商业帝国。

  每个有梦想的人心里都有一种莫名的躁动,他们都在想,既然商业大亨都成功了,自己或许也该干点什么。

  对玛莎来说,“干点什么”并不是梦想,而是具体的计划。每天,她都会去镇上的图书馆里绕一圈,一直盯着成人区的书架那边看。可是,只有到了一定的水平,才可以看那边的书。

  “水平?”她说。

  “就是你要读够一定的书,有足够的识字量,他们才会向你开放那边的区域。”

  她懂了,当天她便搬了一大堆的书回家,如饥似渴的读。

  后来,镇上举办了考试,她也轻松通过了,成了全镇第一个获准在成人区借书的女孩。她有一股她父亲的狠劲,更用一种古怪的自信,她希望自己走的更远,更高。

  高中毕业,很多女孩选择了嫁人或是去当老师。玛莎却赢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

  她要去给纽约第五大道的百货公司当模特了,有人看到了第五大道上的奢华,而她却看到了一种巨大的商业能量。那里流动着一种金钱与努力挂钩的暗流。

  只要你行,你就能赚到钱。于是,在离开小镇时,她大笔一挥,在高中毕业照下面写下,“我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而且做得气定神闲。”

  在同学们眼中,她是“最可能成功的人”。

  可是,这个“最可能成功的人”读了两年大学就结婚了。这是当时的一种风潮,也可能是因为她没钱了。模特并不好做——六十年代最著名的模特在英国,她在美国,而且只是个百货公司的模特。

  她结了婚,本想着有家庭的依靠,可以继续工作时,她怀孕了。24岁,她生下了两人的第一个女儿。身材的变形很让人忧心,尽管她竭尽全力去保持身材,可还是无法与其他年轻的模特一样瘦。

  丈夫说,“要不,你别工作了,就在家里做做饭,多好。”

  她点点头。

  说实话,她24岁,女儿刚出生,丈夫的工作又多金又稳定,她也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远离家庭。

  夫妇两想来想去,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干脆般到康涅狄格州去。那里是富人州,白人居多,环境也好。

  小两口用3.7万元买下了6间闲置的农舍,为了省钱,他们自己动手改造。

  丈夫在华尔街工作,玛莎与多数人一样,对那条金融街充满了幻想。她觉得自己的丈夫一定是个经纪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她希望每天丈夫回来都能有好的饭菜吃,于是她就去市场上买回来朱莉娅·查尔德的书。

  听起来这本书好像特别高级,但其实就是一本当时非常畅销的书,玛莎大概是从电视上看到的茱莉娅的节目,听了推销,所以才买的。

  她虽然是个波兰裔,却像个典型的美国人一样生活着。她会把烤好的曲奇放在邻居家的门口,每逢节日就要做好蛋糕亲自登门拜访,这都是资产小镇里的标准作风。

  但她很快就厌倦了。她还是希望出去工作,况且婆婆也老是催她出去工作。女儿三岁时,她也解脱出来了。她立即报名参加了证券经纪人考试,结果顺利进入一家投行工作。

  然而,两年后,水门事件爆发,股价暴跌,华尔街很多小公司都倒闭了,玛莎又回到了家里。她是因为害怕才回来的,因为很多朋友听了她的话,投资都亏钱了。

  经济形势非常糟糕,走在大路上就能听见人们怨声载道。许多主妇都出门干活去了,又是母亲又是职员,快让女人们烦死了。

  玛莎自己也很烦,她与丈夫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他说她自私自利,她则说他为人太假。钱没了,夫妇两只好到父母那儿去蹭饭吃,但蹭不了几天,夫家就撅起嘴巴,苦口婆心地央求他们出去,去自食其力,不要再回来蹭吃蹭喝了。

  玛莎很难过。她很久没感受到这种被人排挤的气氛了。以前在家里,父亲也是这么小气。那时候整个街区的人家都有了彩色电视,就只有她家没有。

  后来有了,父亲又把电视机像藏宝石一样藏在自己的门厅里,只给他一个人看,妻子与孩子只能勾着头,歪着脖子,很吃力地偷偷看。

  她想,在外面找不到工作,干脆就在家里找吧。她与人合伙为有钱人办家庭野餐会。她一家一家的打电话,问邻居们是否需要厨师,是否需要定期上门服务,如有需要他们将负责布置餐桌,客厅设计,提供美味佳肴。

  她利用自家厨房烤曲奇,贴上合伙人找人制作的“玛莎·斯图尔特自制食品”品牌标签,然后拿去高级时装店门口买,标价是惊人的20美元一盒。

  丈夫说她是赚取暴利,她则不以为然。

  她希望能赚更多的钱,更希望自己能成为有钱人。她也忠心盼望能成为像自己的客户那样的人,他们可以眼都不眨一下就可以买下几百美元的领带,想都不用想就可以拿走她手中的高价饼干。

  她很幸运。丈夫在出版业做的如火如荼,她突然想到也许自己可以出本书。可是写什么内容呢?聚会,美食和家居这三者来个大杂烩吧。

  玛莎希望这本书能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当然是上流和中产的生活方式了。

  她的定位十分准确。进入90年代,经济蓬勃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们希望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

  玛莎做的事就是把这种虚幻的目标呈现在书里。从文章,配图到边边角角的广告,都是在玛莎与她的团队监督下完成的。

  这确保了风格一致,品味一致。

  当时最火的平面媒体是Vogue,现在依然是。Vogue由安娜·温图尔掌舵,这本杂志历史悠久,标准高,偏时尚,不像玛莎的杂志那样,很琐碎,很家居,会让人想起与家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或许是正好补了个空子,50万本试刊号全部售罄。

  出版界混个脸熟,玛莎也顺利得到了电视媒体的青睐。他们邀请她录制一款烹饪节目,紧接着又是一款居家真人秀——后者让玛莎家喻户晓,观众们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迷恋每天下午守在电视机前看一个有些发福的老女人在自家花园里摘玫瑰,而且她用的东西,自己根本买不起。完全没看头嘛。

  1999年,玛莎回到华尔街。这一次不是因为她又回去做经纪人了,而是她的公司上市了。第一个交易日过后,玛莎的身价一夜之间飙到了10个亿。至此,她终于知道自己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了:打造精致的生活方式。

  她录节目,与明星一起在温馨的瑜伽室里做瑜伽。她上脱口秀,与主持人一起教观众们做菜。而且这些菜肴,看起来普通,但给人一种“玛莎·斯图尔特专属”的感觉。她就是她那个品牌的一部分,一种精神,一种气质。

  然而,2005年,玛莎因涉嫌股票内部交易,被判有罪,刑期五个月。在监狱里,她的整个生活都不一样了。但她经受住了30年的转折与成功,牢狱之灾似乎成了一种平常的生活。

  她每天早上7点半开始,一直工作到下午3点半,每个小时报酬12美分。

  因为监狱里的饭不太合胃口,她减掉了18磅体重。

  坐牢听起来非常丢面子,但她已经决定,她再也不锤头丧气了。她被判涉嫌股票内部交易,这一次就算是给生活按暂停键,好好反省一下。

  她必须与狱友们搞好关系,这才是她的首要工作。谁知道她们经历过什么,又有谁知道要获得她们的信任有多难?

  结果,就像《肖申克的救赎》的剧情一模一样,她就是那个女版的安迪。她教狱友创业,并完成出狱后的新书《玛莎法则》的提纲创作。

  2005年下半年,她刚出狱就迫不及待地回归了。

  她经历了一切,工作失败,创业失败,婚姻也报销了——他们以前可是一对金童玉女。嫁给他时,他是耶鲁大学的学生,而她刚刚被《魅力》杂志评选为当年“最佳着装女大学生”。这一切都了成过去。

  她复出一年多,公司恢复盈利。

  2012年,她重新登上CEO的位置。

  当有人问起入狱之事时,她说:“我不需要躲躲藏藏,我不能说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这的确是一件大事情,但现在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工作,我是个成年人。我能靠我的意志弄弯钢铁,只要我足够努力,我能做成任何事情。”

  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家政女王。

  如今的她76岁了,但依然热爱工作。是这份工作给了她想要的一切,她也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与许多精英朋友圈的女性一样,她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时间。在她的24小时里,4个小时用来睡眠,20个小时用来工作。

  她用“激情四射”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但有时她也看起来无精打采,上电视节目只为了宣传自己的书,完事后赶紧跑。

  但就算不能时常保持全力以赴,她依然说,“如果没有激情,工作就只是工作,质量仅仅意味着最低标准的敷衍塞责。我乐于给人指导,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好。当人们想起我时,希望他们认为我是一个很棒的老师。”

  如今,人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喜欢看老女人摘玫瑰了。

  因为,这个人是玛莎·斯图尔特。

  她美貌,有点自负,但乐于助人,非常向往成功。

  她幸运,有点吹嘘,但头脑精明,极端百折不挠。

  人们喜欢她,就是因为她的不完美中,总带着那么一点完美。

  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生活方式,而最让人心驰神往的,就是“玛莎·斯图尔特的生活方式”:找到自己所爱,坚持到底,活出最精彩的人生。


作者:编辑:Ванлань
分享

相关新闻

关于中国彩虹网|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上投稿|法律顾问(吉林创一律师事务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0431-82530026|举报邮箱:jb@chinajilin.com.cn

Copyright (C) 2001-2006 chinaji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彩虹网版权所有吉ICP备170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