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归来 国漫再造巅峰 娱乐-文化 佟燕玲 2929445

哪吒归来 国漫再造巅峰

长春日报 ·2019-07-30

  1979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以独一无二的民族风格成为许多中国人的童年记忆,成就了中国动画电影史上一个高峰。

  40年后的夏天,一部同样讲述哪吒故事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一个半小时即票房过亿元,上映30小时破3亿元的成绩单,再掀“国漫”高潮。

  视听震撼:特效镜头占80%

  “笑点不断、超出预期,是一部打动人心的、全年龄段观众都爱得上的国漫力作。”观影结束后,走出北京芳草地卢米埃影城的观众肖峰说。

  从唱着打油诗的叛逆魔童成长蜕变为向往真善美、主宰自己命运的英雄,哪吒不屈服、不认命的精神打动了观众的心。片中特效密集的对战场景,以及30秒“一镜到底”的特效镜头,带给观众新鲜而震撼的视听感受。

  “仅哪吒的形象设计就有100多个版本、1000多个面部细节控制点。”《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饺子”介绍,影片剧本历时两年打磨,前后修改66次,1600多位制作人员历时三年完成制作。全片最初设计有5000个镜头,精心筛选后不足2000个,其中特效镜头占80%。

  动画负责人说,许多大的特效镜头是硬磕下来的,甚至还有“磕到没钱最后放弃”的镜头。耗时最长的是哪吒几人抢夺画笔的镜头:打草稿用了2个月,制作成品用时4个月。

  内容吸睛:中国神话的一次颠覆性改编

  影片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被调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在出生之日成了混世“魔王”。面对众人误解,哪吒从顺从世人偏见的叛逆“魔童”,成长为与命运顽强斗争的小英雄。

  《哪吒之魔童降世》虽延续了哪吒的故事传说,但重塑了哪吒与李靖夫妇、敖丙的关系,令李靖、申公豹、敖丙等形象立体、丰满、动人。敖丙与申公豹虽被设定为哪吒的对立面,却不是二元对立非善即恶的关系。

  一些年轻观众表示,这是一个贴近当代青年性格特质的“高燃哪吒”,其以自身奋斗改写命运的精神,俘获了年轻观众的心。

  太乙真人化身为胖乎乎的搞笑角色,更在笑声中“圈粉”。不仅如此,神话设定中的“剔骨削肉”不见了,李靖也化身为不善言辞但理解儿子的中式慈父,同哪吒母亲一起守护孩子。这段令人熟悉的亲子情也引发了不少“70后”“80后”父母和“90后”“00后”儿女的共鸣。

  中国内核:藏着追梦人的影子

  “哪吒虽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人物,但在不同年代应该有不同的精神内核。”导演“饺子”表示,改编后的哪吒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不认命、打破成见”的信念,和“我命由我”“顽强奋斗”的精神。

  “在现实中,不少年轻人也在用行动突破外界限制,打破成见,勇敢蜕变。哪吒身上藏着每一位积极追求梦想的年轻人的影子。”导演“饺子”说,这正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发点,“我起初就想做‘打破成见、扭转命运’的主题。人都有复杂性,不要用成见偏见评判一个人。我筛选了中国神话的许多角色,最后选定哪吒。”

  哪吒的人物形象先后经历了100多版设计,最终的形象最契合影片“打破成见”的内核——“观众起初会认为他丑,但观影后却因他的灵魂和精神喜欢上他。也希望破除当下‘颜值为上’的成见吧。”导演“饺子”说。

  再往内看,改编中,李靖夫妇对“魔童”哪吒的理解与包容,改变了哪吒对于世人的偏见态度,是哪吒坚定“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因。影片融入了对现代亲子关系的思考,也融入了导演的亲身经历,于是就有了尽管工作繁忙却尽力陪伴孩子的殷夫人和不善言辞却甘愿为儿牺牲的李靖——他们身上是现代中国父母的缩影。

  正如一些影评人所说,“国产动漫”不应止步于浮夸唯美的画风堆砌,更不应是装饰图案、场景设计等表面化的“中国风”,而要有国漫独特的风格特色和精神内核。

作者:编辑:佟燕玲
分享

相关新闻

关于中国彩虹网|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上投稿|法律顾问(吉林创一律师事务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0431-82530026|举报邮箱:jb@chinajilin.com.cn

Copyright (C) 2001-2006 chinaji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彩虹网版权所有吉ICP备170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