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理解中华文化 逐渐爱上中国 故事-游学 liliya 3018850

  我的中国妈妈(征文·跨越太平洋的记忆(22))

  17岁那年,我到中国读高三,喜欢上了中国舞蹈、中国历史、中国古装剧。中国文化在我看来,就像是个永远猜不透的谜题。

  我父母在年轻时就到了中国,他们希望我也体验不一样的文化和生活,学会另一门语言,与普通的美国人拥有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就这样,我在中国出生了。

  父母为了表达对我的期望,在我刚出生就给我取了“中美”这个名字。妈妈当时看着怀里的我,就觉得中美之间的友谊应该像这个刚出生的小婴儿一样纯洁,希望我在将来能为中美之间的友谊作出贡献。我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回到了美国。妈妈为了让我克服语言环境的困难,在英语环境中坚持学习汉语,看中国的动画片和中文的儿童读物,一直到我17岁时选择回到北京读书,汉语能力得到了巩固,我也开始理解中华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并逐渐爱上了中国。


  8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在北京生活。而我命运的轨道离不开我这8年生活中的重要成员,她就是我的“中国妈妈”。

  高三那年,我有机会到北京留学,这段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道。 到北京后,我兴奋地穿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中的校服,也住进了中国家庭,认识了“中国妈妈”。

  在中国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的酸甜苦辣,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 刚开始,我有些心高气傲,觉得我练习汉语这么多年,融入中国家庭会非常容易,但随着时间推移,我慢慢发现,汉语说得好,并不代表懂中国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会说错话,让场面有些尴尬, 但中国妈妈并不将这些放在心上。她每天不仅要工作,还要做很多家务,即便如此,每天晚上都会花几小时辅导我的汉语作业。

  我在中国家庭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很是自在开心,因此我选择报考中国大学,选择学舞蹈。中国妈妈为了让我保持良好的身材,全家人都吃健康食物。每天的家庭任务都是减肥。

  作为美国人,我一方面羡慕中国孩子能享受到父母这样无微不至的关爱,另一方面我也学到了不一样的家庭观。孩子的事情就是父母的事情这样的价值观,让我自然地生出“反哺”之心。到现在我都会觉得,父母的事情也是我的事情。父母需要帮助时,作为被他们精心照顾的孩子一定要挺身而出,这种能为家庭出力的责任感让我很是满足和充实。

  我的中国父母打开大门,前后接待了20多位像我这样的来华留学生。住在中国家庭的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给了我家庭的温暖,更让我懂得要去帮助别人。

  我希望将来也能和我的中国妈妈一样,给留学生们一个家,为他们创造有人情味的学习环境,并让他们也在中国找到自己的梦想。

  现在,无论我去哪里,都会记得给中国妈妈带她最喜欢的小礼物。在她家里的冰箱上,贴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冰箱贴,那是留学生们在世界各个角落对她表达的满满谢意。

  于中美

  (作者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编辑:liliya
分享

相关新闻

关于中国彩虹网|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上投稿|法律顾问(吉林创一律师事务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0431-82530026|举报邮箱:jb@chinajilin.com.cn

Copyright (C) 2001-2006 chinaji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彩虹网版权所有吉ICP备170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