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开的东北话 读有趣-有趣 佟燕玲 2842879

绕不开的东北话

吉林日报 ·2019-03-23

  曾经一度以为我们吉林人的母语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常出门旅行的朋友却说,外地人可爱听咱们东北人说话了,兴趣浓厚得像看小品似的。我吃惊之余,也开始留意起我们的“东北话”,细一琢磨还真不普通,且别有一番风味。

  记得小时候听一对夫妻吵架,小媳妇喊着要“打八刀”。那时我大约四五岁,好奇心未泯,就去问姥姥什么是“打八刀”,姥姥听后神色沉重,小声告诉我是离婚的意思。识字后才弄明白“八刀”是“分”字的分解,唉呀妈呀,这么别称的分手也分得忒彻底了吧,怪不得令姥姥闻之神伤呢!

  如需形容许多人同时向同一方向行走,老辈人会本能地从语言库中提取出一个词“缕缕行行”。在没网没图的年代,这样不失真的动感描述相当有画面感,私心以为无以复加。

  老话将人处于病痛中的难受状态说成“遭罪”,意为疾病带给人的煎熬如同受刑,好有同理心啊!如果有病情重、痛苦深的高龄老人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旁人便会义不容辞地劝慰:“您肯定死不了,罪还没遭够呐。”真是话糙理不糙的典范,一是说不论多大岁数、多么痛苦,人都活不够;又暗示老人家凡事都有个定数(客观规律),忧虑无用,不如顺其自然,反倒活得从容些。如此有力的说辞,收效当然屡试不爽。

  老话还说经济宽裕的人家“好过”,有洞见,钱非万能,没钱却万万不能,钱是生活的润滑剂,没有它处处艰涩肯定“难过”。但似乎“润滑剂”太多时,想把握住、不偏离正轨的难度也会增加许多……

  东北话之所以独具特色,不仅是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原因,还有当地汉满民族融合的人文因素。虽用之不觉,然而确实有许多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音译,最显而易见的省市大名“吉林”就是满语“吉林乌拉”的汉译缩写,“吉林”谓沿,“乌拉”谓江,意为滨江之城。我们无比熟悉的母亲河“松花江”也是满语“松阿察里乌拉”的简称,意译为“天河”——天池的水流下来可不是天河么!

  还有我们嫌慢性子“磨蹭”;烦吞吞吐吐的人“吭哧憋肚”;讥讽出风头的人“得瑟”;把另类的归为“隔路”;“硌硬”纠缠的人“死乞白赖”。大伙儿都好和厚道的“实诚”人打交道;夸出手大方到豪爽级别的人“敞亮”;猜疑不定的脑动态叫“划魂儿”;所处环境声音太吵会让人感觉“闹听”;生硬的食物咀嚼不够细致,吃进胃里会感觉“硌楞巴生”。痒了便要刺激人去挠,所以痒在本地俗称“刺挠”;怒时总免不了激动瞪眼来挂像,所以怒了就是“激眼”。到处看,远不如“撒眸”生动有趣;喜欢太平常,我们叫“稀罕”。脏有轻有重,所以我们分“埋汰”和“恶心”;很有可能叫“备不住”,不大可能叫“够呛”;莽撞无脑在东北叫“虎”,再添点彩就叫“彪”;厉害的叫“蝎虎”,离奇的叫“邪乎”。我们形容百无聊赖的状态,就像蹲在古建筑屋顶五条房脊上的六个神兽雕像一样,简称“五脊六兽”;哄骗他人叫“忽悠”,形容用虚言假语让受骗人进入忽忽悠悠的非理性状态是不是贼生动?

  整了一顿东北话乱炖,是不觉着咱们这疙瘩方言朴实又贴切、直白又逼真、铿锵有力又极富感情色彩?原来,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妙而可言的东北话,绕不开也磨不灭,无知无觉,只缘修到了熟听不闻的化境,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作者:沐兰编辑:佟燕玲
分享

相关新闻

关于中国彩虹网|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上投稿|法律顾问(吉林创一律师事务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0431-82530026|举报邮箱:jb@chinajilin.com.cn

Copyright (C) 2001-2006 chinaji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彩虹网版权所有吉ICP备170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