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

吉林:非遗点亮多彩夜生活

来源: 中国旅游新闻网 2022-08-22

  “只用一把剪刀、几块小布料就能做出如此漂亮的贴画,真是太厉害了!”第四届吉林非遗节期间,游客王思被精美的“张氏布贴画”吸引,当他了解到布贴画制作流程后发出连连称赞。

  为进一步激发非遗活力,让“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8月13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长春文庙广场举办“精彩夜吉林·2022消夏演出季”开幕式,第四届吉林非遗节也同期启幕。主办单位在文庙广场搭建了室外非遗展售区,让市民、游客更直观地接触非遗、了解非遗。连日来,一系列精彩丰富的非遗项目展示受到观众热捧,现场好评如潮。

  据了解,此次非遗节共组织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类共5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包括深受大众喜爱的平氏浸膏、李连贵熏肉大饼制作技艺等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福义德道口烧鸡制作技艺、老韩头豆腐串制作技艺、鼎丰真糕点制作技艺等50个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夜幕降临,摊位上人头攒动,来往的市民、游客纷纷驻留在摊位前,感叹着传承人精湛的技艺,欣赏着精美的非遗作品,挑选着自己心仪的非遗好物。

  在吉林,已有110年历史的李连贵熏肉大饼深受民众喜爱,是很多人心中的家乡味道。在展位上,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熏肉大饼的制作技艺,市民、游客热情高涨,对大饼的赞誉声不绝于耳。

  大棉袄、二棉裤、挎着土篮子的关东妇女和东北汉子,一个个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泥老虎,一只只表情可爱,喜感十足,让人驻足流连。这些泥人都出自60多岁的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关东泥人张”传承人张金东之手。

  “制作这些泥人需要选用带有黏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等手法制成泥,再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制成泥塑作品。这次带着这些作品来参加吉林非遗节,看到人们对泥人很感兴趣,我非常高兴。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泥人,把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张金东说。(刘冬雪 记者 刘玉萍)

记者:编辑:崔煜
分享

相关新闻

关于中国彩虹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上投稿  |  法律顾问(吉林创一律师事务所)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0431-82530026  |  举报邮箱:jb@chinajilin.com.cn

Copyright (C) 2001-2022 neabrid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彩虹网版权所有   吉ICP备 0500260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