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娃娃》:有野心的写作 书评-文化 佟燕玲 2817158
《人参娃娃》:有野心的写作 吉林日报 ·2019-02-14

  赵欣是一个有野心的小说家。他的野心,随着其近年来“吴世雄系列”短篇创作的不断拓展而渐渐展现,那就是从不同的侧翼抵达现实,并尝试为漫无涯际、遍布断裂和倒错的现实,进行总体性的命名——这是一副阴郁、幽暗、神秘、荒诞,充满悬疑和悖谬的“黑色浪漫主义”世界面孔。

  《人参娃娃》(《作家》2018年11期,2019年1期《小说选刊》转发)就是这“黑色浪漫主义”世界面孔上,颇具辨识度的表情之一种。小说以探案的模式展开叙述,开篇就虚虚实实,将人物置身于巨大的“昏暗而沉寂”世界中。这是一种意识上的“废墟”,它召唤着读者丢弃我们习以为常的平淡、乏味、含混的整体世界认知,跟随焦灼的吴世雄一行人,深入长白山林莽的腹地,去破解一桩幼女失踪悬案。乡村留守人口的困境、农业逐利经济的破产、生态危机、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地缘政治的紧张……一系列尖锐而深刻的社会问题,以直观可感的形象和细节,向吴世雄敞开。显然,赵欣在这篇小说里尝试着突破自我,塑造一个视界更加宽广的吴世雄——在他以往的创作中,吴世雄总是零余和孤独的,沉浸在自我的认知和世界想象中,因而小说叙事也偏重于从人物心理和视角出发,聚焦于一个封闭的故事呈现——这就形成了短篇小说在叙事上的难度和挑战:庞大芜杂的现实,以碎片的、偶然的、令人猝不及防的方式袭来,如果小说家没有足够的定力和技艺,就会轻易地把一个故事变成令人生厌的说教。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的高度和思想的难度或可企及,但小说之所以成为小说的基本面——故事、情节及其丰沛的经验和现实感,也就无从谈起了。

  令人振奋的是,《人参娃娃》在切近现实和艺术表现上,把握到了稳妥的尺度。赵欣用“人参娃娃”这一传奇,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串联在一起。它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民间传说,但在不同的人物心中,有不同的版本和情节,而后者则隐喻了不同的生活期待和人生愿景。比如对吴世雄来说,它就是一个童年时期偎依在母亲怀中聆听“怀着美好的憧憬酣然入梦”的睡前故事;对高考失利便精神失常的老张来说,它意味着鲤鱼跳龙门的人生梦想;对村支书老房来说,它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工具;对老罗的养女小樱来说,它是遍布荆棘的成长之路上安全的陪伴;对幼女失踪案的制造者、老罗的儿子小丁而言,它是难填的欲壑最深处无法企及之物……这些形象各异的“人参娃娃”,寄予着不同人物的自我认知和世界想象,也构成了解释不同人物的现实行动的密匙。这样,杂草丛生一般的经验碎片,就被传奇化的形式牵合在一起;不同人物的心理、声音和行动,向着“人参娃娃”这一虚实恍惚的中心辐辏,它们的运动轨迹,牵动着时代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赵欣以此种方式,为短篇小说找到了戏剧性和现实感的平衡,展现出了叙事的力量。小说中的吴世雄,一再尝试用理性消解“人参娃娃”的魅影,但终究笼罩在超验、神秘的幽暗现实体验中。这让我们想起了崇尚非理性力量的爱伦∙坡。在他的小说中,情感、想象和直觉掌控了叙事的节奏和故事的走向,现实的一切理性和逻辑基础,都让位于超验和神秘。在这种意义上说,赵欣的创作同爱伦∙坡的小说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呼应,但他的“吴世雄系列”,尤其是这篇《人参娃娃》,显然又展现了某种逃离同类小说传统的情势:几乎所有的吴世雄,都在超验和神秘的生活经验中获得了教益,他们的精神姿态上走向谦卑,在潜意识中收获了敬畏。这是小说在故事之上,向读者传达的价值。


作者:赵强编辑:佟燕玲
分享

相关新闻

关于中国彩虹网|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上投稿|法律顾问(吉林创一律师事务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0431-82530026|举报邮箱:jb@chinajilin.com.cn

Copyright (C) 2001-2006 chinaji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彩虹网版权所有吉ICP备1700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