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处明心》着力书写伟大时代 书评-文化 佟燕玲 2850661

《暗处明心》着力书写伟大时代

吉林日报 ·2019-04-04

  读了孙首锋出版于作家出版社的40余万字长篇小说《暗处明心》,感触颇深。

  《暗处明心》以1982年冬天开篇,但是主人公莫若钝的人生故事则从1978年开始书写,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时代开启的年份。小说围绕莫若钝从寒门子弟到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以及与妻子相濡以沫共同创造美满家庭的经历展开叙述。通篇没有过多惊心动魄的情节,却详细描写了普通人繁忙细碎的工作场景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基层干部与普通百姓乐观向上、靠勤劳与知识去争取新生活的精神面貌。全书语言朴实无华,却不失厚重深邃,是一部热情讴歌改革开放正能量的好书。

  寒门子弟成才——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历来是古今中外作家们写作的佳选题材。成才与冲高有截然不同的两条路,最经典的畸型冲高属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与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国人记忆犹新的是周梅森《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

  寒门子弟祁同伟的奋斗是“凭我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这样慢慢做上来”的,他的悲剧在于认为“现实很残酷”,为了所谓“尊严”而走上另一条路。祁同伟的“现实很残酷”是对曾经底层困苦生活与基层工作挤压的错误认知。莫若钝同样遇到了生活与工作的双重挤压,但“小哥仨,没有妈,大饼子渣,咸菜瓜儿”的贫苦生活与所受到的排挤,并未使他颓废沮丧或怨天尤人,不仅将苦难与挤压化为了奋发向上的动力,而且养成了宽容大气的思想品德,最终获得了人生的成功。

  在寒门子弟成才上,莫若钝走的是一条人生正路,而不是祁同伟之邪路。莫若钝的成才之路虽然艰辛异常、平淡无奇,却是一条正大光明之路。现今中国诸多青年无不在寻觅一条成才向上的道路,急需人生成长之导引。孙首锋的《暗处明心》可谓一幅寒门子弟励志之路的图谱。他告诉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人,应当如何面对苦难与生活及工作的双重压力,创造美好的前途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知识改变命运,“在张老师眼里,莫若钝是把学习当饭吃的好学生”,学以致用,勤奋练笔是莫若钝不同于他人的特殊之处。自会作文起,莫若钝就未曾停过手中的笔,一直坚持阅读与学习,一字、一句、一篇所对应的是一段、一篇、一本的积累。《暗处明心》告诉年轻人:想要成才,努力读书,勤奋写作。

  莫若钝成才之路与爱情水乳交融,莫若钝是幸福的,因为他遇上了善良、温柔、传统的妻子和风。在和风身上,作者凝聚了浓重笔墨与深沉感情。“女人是水,善良的女人是营养液,浇灌自己的男人,润物细无声,让他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壮,最后顶天立地”。在他的笔下,和风就是安徒生童话中那个认为“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的温柔、善良的老婆婆。以和风的条件,找一个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可以半辈子不受苦,她却坚决找了房无一间、家在农村、拖累一堆的莫若钝,并心甘情愿地为他吃苦受累。在莫若钝成才奋进的路上,和风为其营造了安全祥和的后院与疗伤的温柔港湾,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和风温柔善良的为人使莫若钝坚韧宽容的性格更趋完善。

  伟大时代给年青人励志成长创造了广阔天地。小说以莫若钝的成长道路讴歌了改革开放给他带来的人生机遇。用莫若钝的话说:“我一个农村孩子,成长和进步受益于这个时代,没有恢复高考制度我上不了大学;没有大学的培养我进不了国家的大企业;没有用人制度的改革我进不了机关;没有干部选拔制度的改革我当不了副处长、处长、副厅长,更没有今天的机会;没有改革开放促进了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的家庭、老婆和孩子不能生活得这么滋润……”

  小说凝合了伟大时代中一代人的人生故事。其中的人物各有代表性、各具特色。环境描写置于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有很强的典型性。他们的人生故事对时代价值观念、道德精神和社会伦理有深刻的触及,细细读起来,读者会感到这里面有自己的影子。

  文学创作离不开对人性的透视,从文学角度看,人既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属性,也具有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作出改变的社会属性。文学作品应当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并能深刻触及人的社会属性,特别是人物的时代性特征。小说通过主要人物揭示了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伟大变革对人性的不断锤炼和塑造。面对改革开放的一次次机遇,莫若钝的境界和格局不断提升,最后在别人给他设下的陷阱面前,固有的善良还是主导着他。正是在善良的根基上不断觉醒的人性,使得莫若钝的人生之路越走越高远。40年的改革开放风起云涌,走过这个时代的人,人性都经历了磨练。

  莫若钝的成长经历以及同和风的幸福爱情轨迹,应当是一部正剧,但孙首锋却用了《暗处明心》作为书名。作品对社会不正之风尤其是某些机关作风,举起批判现实主义的解剖刀,特别是对搞腐败的领导干部有着入木三分的无情揭露和批判,这应予以充分肯定。窃以为,以《暗处明心》为书名,或是作者心中寄予的更高的期望。

作者:李发锁编辑:佟燕玲
分享

相关新闻

关于中国彩虹网|广告服务|联系方式|网上投稿|法律顾问(吉林创一律师事务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0431-82530026|举报邮箱:jb@chinajilin.com.cn

Copyright (C) 2001-2006 chinajili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彩虹网版权所有吉ICP备17001367